绿色限时停车位你“慕”了吗?别做“钉子户”!
2020-07-31
点击数:1031
***近,杭州再一次登上热搜,得到了全国网友的表扬。这次被点赞的原因,是因为杭州新增了一片特殊的绿色限时停车位,可供司机在20分钟内免费临时停靠。
这些车位的实际应用情况到底如何呢,让我们来看一下。
现场观察:部分车主对“绿色车位”还不甚了解,这4个限时车位设在拱墅区叶青兜路上,记者到现场时,4个绿色车位已经全部停满,在旁边开饭店的沈阿姨告诉记者,这些车位是5月29日前后设置的,到现在还不到一周时间。
记者注意到,这些绿色停车框相较普通停车位略大一些,粗略估计有6米长,即使是大中型SUV也可以轻松停进去。叶青兜路是条双向两车道的小路,宽敞的车位能让司机以***快的速度将车移入车位,减少对后方车辆的通行影响。
虽说车位已经相当抢手,但毕竟是新兴事务,还是有不少车主有些犹豫。现场,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倒进车位,车上下来两名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,一脸迟疑的盯着限时20分钟的牌子看了好一会。
停这里要不要钱的啊?开车的那位小伙开口问同伴。我也不知道,从来没见过这种车位,同伴也是犹豫不决。记者上前告知限时20分钟且不收钱,他们才放心地锁好车离开。
市民反应:短时停车难题终于有了好的解决方法
事实上,短时停车的难题几乎在每座城市都具有普遍性。经常开车出门的人,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有时要接人或者记者去卫生间,却因为找不到成为而干着急,硬着头皮在路边随便一停,几分钟的时间可能就要被电子监控拍个正着。又比如,下班后本想到小吃店买两个包子垫垫饥,却因为路边不许停车,只能作罢。而设立这样的限时停车位,正是杭州交警部门******推出的便民举措,帮助市民缓解买菜、如厕、短时用餐等短时停车难题。像叶青兜路的这4个限时泊位点,正对面就是新华实验中学,这条路上,沿街五六十米长的商铺分布着6家小吃早餐店和2家中型饭店,再往东还有小超市、社区医院、公厕等。在这样一条小路,市民会有诸多短时停车的需求。
在现场,记者发现,不少在此处停车的市民,回来时手上都会提着打包的食物。有一位先生他住在旁边的小区,这次买了一碗面打包带走,以前停个车都是三步一回头,生怕有罚单,现在终于安心了。
开出租车的小李娴熟地将车停好,之后熟门熟路地走进一家小吃店点了一份米线。他是5月31日载客经过这里时无意中发现的,******次还不太敢停,后来得知是便民的举措就放心了。像我们这种成天在路上跑的,有这20分钟真的不一样,终于能安心上个厕所买个饭了,还能活动活动身子。
记者了解到,杭州将继续在主城区部分菜场、公厕、便利超时、药店附近探索试点“绿色泊位”,选址已基本明确,近期会陆续面世。大家在路边看到这些泊位,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放心停靠。
隐藏命题:不做“钉子户”;下次上热搜的该是车主的自觉,这一人性化的设计,又一次让大家感受到杭州这座城市的温度,不少人纷纷在网上点赞:这就是杭州,这就是中国!而在一片叫好声中,也有部分人提出担忧,如果有人长时间占着车位,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?
记者也就此问题询问了相关部门,首先随着限时停车位的面世和推广,相关的管控设备和方案也在陆续跟进部署。对于超时停车的车辆,之后会进行电子监控和抓拍,并视为违停。这些车位是给广大市民提供方便,不欢迎“钉子户”。其次,管控只是一方面,限时停车更多的还是考验广大市民的素质。
武林商圈停车不仅智慧还贴心。这两天,细心的市民会发现,武林广场西跑道,杭州剧院门口的公交站边已经划出了4个绿色车位。
这是我们联合交警一起推出的绿色车位,整个商圈一共推出了26个,预计在7月中旬全部建完,车位分布在展览馆东、西路、有的是商场门口,有的是菜市场门口,都是老百姓急需停车的地方,任何车辆都可以免费泊车20分钟或者30分钟,也是为了方便消费者在商圈购物时,等人、接人的需求。
谁都可以停,但摄像头会监控时长,超时的话交警会处罚。杭州剧院门口的绿色泊位上已经有几辆车停着了,泊位上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这车号及20分钟倒计时,“以前在这儿不敢停,这不,有位顾客在杭州大厦买东西,我在这等着接人。”来自黑龙江的滴滴车司机小王高兴的说。
为了让武林商圈的交通更顺畅,停车更便捷,到达商圈的车辆信息都将被捕捉后接入城市大脑进行“运算”。我们在武林商圈周边实现了电子围栏全覆盖,与武林商圈内的停车场摄像头,组成一个*********立体式的车辆监控网,通过这套系统实时掌握商圈内的行车和到达时间,将数据上传指挥中心进行分析,由此******得出流经和驻停车辆的占比、各个商场的平均到达时间,道路延误情况,动态指引商圈停车系统。
“城市会思考,治理更******”。记者登录到智慧武林商圈小程序上看到,包括停车场导航在内,该智慧系统上还有公共厕所、单车租赁、母婴室、医疗服务等10大功能,完全实现了一键导航,基本满足了顾客在逛街时所衍生出来的基本要求。
据悉,武林商圈智慧建设是杭州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治理城市的生动时间,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建设:一是停车引导模块,破解“交通堵、停车难”的问题;二是公共服务模块,破解“厕所等公共服务资源难找”的问题,三是城市管理模块,破解“难以席地而坐”的问题。
记者在现场蹲点的一个小时时间里,共有19辆车在限时车位停靠,大部分都在10分钟内离开,19辆车只有1辆车停靠的时间长达26分钟,超过规定的20分钟时长。在旁边开店的蔡大姐告诉记者,自己这几天基本上没见过停靠时间很长的“钉子户”大都是等人或者进来买个饭的 ,完事就走的。
53岁的金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,在一所高校当语文老师。停在绿色泊位后,他下车快步走向路边的小吃店给老婆买了碗馄饨。等待的空档里,和记者聊起了超时停车的这个问题。金先生的一番话非常中肯,“这个车位设立出来,就是在大家都有需要的时候,能有个地方暂停一下。虽然限时是20分钟,但其实大部分时候用不了那么久,只要大家办完事就走,别看这里只有4个位子,其实利用率很高的。政府已经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方便了,我们老百姓之间也要互相给予他人方便。这点素质和自觉,我相信大家肯定是有的”。
现在每个城市的政府大力度推广这种便民服务,大力度的去给老百姓做这种基础建设,立体停车楼、智能停车场、越来越多的便民设施来到我们的生活中,让我们百姓不再停车难、生活难。相信在未来,这种便民服务能在中国普及。